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万物复蘇|5年新增鸟类74种,常州生物多样性家底越来越厚
发布时间: 2025-05-16   [字号: ]   [关闭窗口]

  

  

  《常州日报》2025年5月14日发表文章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动物齐聚常州。常州市首轮本底调查显示,全市物种总数259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94种,共观测记录到鸟类387种。


  

  棕腹大仙鹟


  在滆湖,3600亩“水下森林”已然成型;在长荡湖,沉水植被稳定恢复1.7万亩,为其他水底生物提供生存条件。如今,在洮滆水乡,软体动物作为水生态良好型指示生物物种数就已接近3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淡水蛏普遍出现,还有清水型生物蜉蝣、蟌等点缀其中。

  

  黑脸琵鹭 白琵鹭


  “看图识兽”“听声辨鸟”“基因识鱼”,AI技术让常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插上了科技翅膀,实现对鸟类、哺乳动物、水生生物等多类群的动态变化监测,也更多更好记录了野生动物纷纷来“徙”、珍稀植物扎“根”龙城的喜人景象。

  万物生灵越来越多地汇聚于这方蓝天碧水之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奏曲越发响亮。


  

  香果树

  

  银缕梅


  家底得天独厚 万物各美其美


  常州具有“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森林、农田、湿地、河网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形成了众多的生态交错带,为生物栖息提供复杂多变的生境,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地区生物资源。

  

  白鹭


  溧阳市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江苏的西双版纳”。近年来,溧阳市依托优越的生态基底,大力推进天目湖湖群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聚力打造“一体保护修复”“生物物种保护”“生态价值转化”“区域协同保护”示范样板,不断放大天目湖湖群生态岛的自然生态优势,自然生境占比提高8%以上,生境质量指数提高至43,各生境斑块的连通度逐渐增加,水环境质量、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在2023年江苏省公布的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中,溧阳境内发现45个,占全省公布名单的38%,“林中凤凰”寿带鸟、植物界“大熊猫”银缕梅、世界濒危物种桃花水母等珍稀动植物也现身溧阳。


  保护绿水青山 物种生生不息


  拥有“好家底”,还要护住、增厚“好家底”。随着常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更多野生动植物主动“选择”来常州安家落户。


  

  麻雀


  2024年太湖水质改善取得突破,水质总体达到Ⅲ类,创30年来最好水平,首次全年达到国家良好湖泊标准;长荡湖水质稳定达Ⅳ类,滆湖常州水域水质首次达Ⅳ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三年改善,PM2.5浓度绝对值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低。全市累计实施生态绿城项目1633项,实现增核10.8万亩、扩绿13.4万亩。全市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8处,省级重要湿地5处,林木覆盖率达26.92%。


  

  斑嘴鸭


  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吸引着野生动物在此繁衍栖息。根据观测记录,2020年以来,常州市新增鸟类74种。通过制定《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赋能洮滆水系生物多样性恢复,以柚山村湿地为代表的长荡湖湿地修复区已成为常州地区绝佳的鸟类天堂,年度鸟类物种数稳定在200种以上,占常州全市鸟类累计总物种数50%以上,小天鹅等15类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为此地常客。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良好生态的信使。多年来,常州持续开展爱鸟、护鸟活动,架起人鸟和谐共处的桥梁。通过站点固定观测、候鸟专题观测、鸟类爱好者群体定期观测、市民自发观测等方式,持续组织开展鸟类观测活动。全市先后发布《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长荡湖鸟类图谱》等专业图册,进一步丰富社会各界的识鸟护鸟知识,帮助市民及爱鸟组织更好地了解身边鸟类。


  强化政策监管 天地协同推进


  常州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出台《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常州市市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定《常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2022—2025)》《常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21—2035)》《常州市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等重要规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明确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同时,定期开展陆域生态破坏类问题隐患排查,通过“天地协同、实地核查”,确保问题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大力开展“清风”“亮剑”“盘羊三号”等一系列联合执法行动,有力打击和震慑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动物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滆湖观测中心


  目前,常州市已建成滆湖生态观测中心、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经开遥观宋剑湖等多个生物多样性观测场站,在金坛区茅山地区、溧阳市瓦屋山等地布设46台红外线监控相机。溧阳市建成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平台,平台集合了物种记录与统计分析、电子标本库管理、物种鉴别管理、数据中心等。观测体系的构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水陆空”全方位的监测、保护,常州生物多样性家底正日益变厚。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