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收藏首页 设为首页
 
首 页 新闻资讯 宣教动态 环球热点 公众参与 绿色之星 环评公示 全本公示 竣工验收公示 环保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环保新闻 返回首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案例|连云港市深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区域发展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 2025-10-20   [字号: ]   [关闭窗口]

  

  编者按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已建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要求。制度实施以来,各地不断深化成果落地应用,在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评审批、支撑重大规划编制等领域取得成效。 

  “美丽江苏”特开设“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案例”专栏,旨在展示江苏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模式,强化应用案例引导,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美丽江苏。目前已累计宣传各设区市典型应用案例十余个,取得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未来,我省将持续做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挖掘,推广应用经验,确保制度落地见效。

  

  案例概况


  连云港市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战略环评和第一批地市级“三线一单”试点城市,已发布一系列“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文件。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函复同意开展连云港市“三线一单”实施跟踪评估试点工作,指导连云港市探索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路径作为基本要求之一。

  随着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盛虹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石化项目陆续投产,石化、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连云港市在大气污染防治和碳减排方面整体面临较大压力。石化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重要一环,连云港市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路径,以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和能源利用上线为重点,聚焦重点管控单元,充分衔接“双碳”战略目标,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中融入降碳要求,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路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连云港市协同减污降碳工作思路

  

  亮点做法


  一方面分析石化行业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潜力,从能源替代、原料工艺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总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可行管控措施。把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优化区域内能源结构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核能、光伏等多元能源在徐圩新区使用路径。推动碳捕集利用,徐圩新区编制了《徐圩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布局园区二氧化碳减排工作,联合清华大学院士团队建设了CCUS研究实验室,开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园区企业斯尔邦石化的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卫星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另一方面结合管控单元属性,将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要求纳入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如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明确炼油装置、乙烯装置、火电等能耗上限值;鼓励电加热技术制烯烃等新型工艺;提升余能深度综合利用、探索创建石化化工企业分布式能源中心;强化全过程非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同时选取企业作为试点,开展全环节、全流程摸排,分析企业的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联合企业制定提升方案,指导采用废气回收、技术提升、呼吸阀等设备升级措施,逐一整改落实,降低废气污染物与碳排放。 

  

  成效与启示


  连云港石化基地属于园区类重点管控单元,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一是加强了空间布局约束。徐圩新区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定印发了《徐圩新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在项目准入方面对入园项目污染物排放执行更严格的废水、废气排放标准,明确产业项目环保设施投入不低于总投资的10%,对所有入园产业项目进行准入咨询和论证,确保入驻产业项目符合生态环境空间布局。针对现有项目开展对标找差,会同企业量身定制工艺优化、污染防治措施,实现重点污染物指标减排10%—50%。 

  二是强化了污染物排放管控。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了每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量上限,以及石化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浓度限值。基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开展重点企业全环节、全流程摸排分析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情况,实现重点企业排放特征“指纹化”,推动VOCs治理由“总量减排”向“活性减排”转变。建成集污水集中处理、第三方治理、再生回用等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污废水70%回用,鼓励企业自建危废综合利用设施,减少固废产生与排放,推进1.5万t/a废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将危废中的部分废有机溶剂从焚烧处置改为回收利用,减少固废处置过程中的碳排放。 

  三是明确了资源利用效率。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明确基地生产废水整体回用率达到70%,工业用水总量控制在70.4万立方米/日,生活用水总量为0.6万立方米/日。区内企业禁止配套新建自备燃煤锅炉,推行天然气、电力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推进核能工业供热示范应用,将田湾核电站的核能转化为高温蒸汽,通过两根管道运输送至石化产业基地进行利用;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及2组高温气冷堆机组的西陬山核能供热项目。核能供热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减排CO4000万吨,同时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并入增量配电网发电,建成两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90MW。 

  徐圩新区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为基础,以落地实施为契机,将碳排放相关管控要求纳入园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全面促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将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总体要求和具体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持续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推动园区、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对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连云港市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返回顶部 ]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0001599号
策划编辑: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